上周在图书馆闲逛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了这一本书。这是关于心理和自我调节的书。而作者是希望读者阅读后,能够构建更新的自我认知,让幸福成为生活的常态。 以下便是在下小小的感想~
作者从原生家庭开时,讲述了我们于童年痛苦记忆和原生家庭的纠结。虽然说我们现在的不良行为和决定不能完全怪罪于原生家庭,但多多少少都会被它影响。怎么影响的我就别在这里班门弄斧了,若有兴趣的话,无妨去图书馆借读。我今天要分享的呢,是我在其中感悟到如何放过自己,让自己从黑箱里头走出来,和自己和解。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因为无法走出黑箱而是我们在潜意识里,一直疯狂的逼迫自己成为黑箱里头的奴隶。从而,不断地在身上加上无数的枷锁。可能是习惯了其中的痛苦吧,好像形成我们无法想象能够幸福一样。
生活的磨难和痛苦本是常态。唯一能够让内心平静的方法就是接受这是常态,并且和自己内心的挣扎共乘和解。犯错也是人之常情,没有一个人可能毫无瑕疵,十全十美。倘若我们能够接受人无完人,那么就可以在我们的心理空出以个空间装下那个我们所认为不够好的,就的自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可能就是真正接纳自己的开始。书中说的,当我们成功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我们在能够在这种接受中不再小号能量去抵抗,去谴责,去逃避那个原始的自己。或许我们真的很糟糕,但有了这种接纳后,我们能在心平气和的状态中去寻找并且塑造另一个新的自己。
若要活成自我,就别总是在别人的定义中寻找自我。人的定义总是会改变,而重复的改变只会使我们迷失自己,乱了自我的定义。首先,我们得给自己拟定位置 - 而这个位置是别人不能随便去更改的。因为这是自己拟定的自我定义。其二,打从心里的去明白自己的价值观是什么。别人的价值观是可以被参考,但是不能因为自己想要模仿他而把他的价值观成为自己的中心。最后,试着静下心来凝听内心的声音。不要让心声被世界的杂声给淹没了。能够这么做,可能我们能够活得比较明确和自在,因为我们能够慢慢的看清什么是自己真的想要的,和什么是从外面投向我们的绳子。
这本书也提醒了我应该要好好的保护内心的小孩。我们的内心里可能都隐藏着一个小孩子。而这个小孩子无法随着岁月的流失而成长。反而,他会随着时间的流失在心理越藏越深,又是深到连我们自己都无法察觉。而这孩子代表的是我们最初的心,最原始和最单纯的梦想和执着。只是当我们长大的时候,那小孩的思想总是被种种的眼光和意见鄙视,渐渐的,那小孩开始不相信自己任何的梦想是值得的。慢慢的,那小孩变成不安,暴躁,不开心。但是,因为现实中的年龄和心中的小孩并不搭乘,我们只能继续隐瞒。不料的是,每当我们想要去追求梦想,开始为我们梦寐以求的目标前进时,那不安的小孩便会开始作祟。“你根本不够好”,“你还要试吗?根本是在白费力气”,“你看看某某人,和你一样年纪就成功了,你是个失败者”,“没有人会爱你的”,“不管再怎么奴隶,你都不可能会成为优秀者”等的负面思想会开始打压我们的信心。或许这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好好的安慰内心的孩子,去鼓励他,和爱护他。当我们能够温柔的对待我们内心的孩子,也是我们成功开始和自己和解的时候吧。因为那孩子也同时代表着我们的软弱和无助。但是即便是无助,我们也能够接受这样的自己。
这本书并非是仙丹,能够治愈我们内心所有的伤和痛。但是看见和了解便是我们开始允准我们走出黑箱的开始。挫折还是会发生,难过和不如意的事常八九,但是若我们成为自己最大的支持者,人生道路上可能些许会少一点寂寞吧。